氣缸!
氣缸是產生汽車驅動力的源頭,不論汽車能達到多高的速度,能爬多大的坡度,能拉多重的貨物,一切動力都來自氣缸內部,都是由燃料在氣缸內部燃燒后推動活塞運動,然后再通過連桿、曲軸、變速器、傳動軸,最后將動力傳遞到車輪上,從而推動汽車前進。
在同樣功率的要求下,缸數越多,缸徑就可越小,轉速就可提高,這時發動機緊湊輕巧,運轉平衡性相對更好。
既然
氣缸越多,發動機效果越好。
那么,有人會說:“干脆安100個氣缸不就得了!”
但是,很遺憾!氣缸數不能無限制增加。
因為隨著氣缸數的增加,發動機的零部件數也成比例增加,從而使發動機結構復雜、可靠性降低、重量增加、制造成本和使用費用提高、燃料消耗增加等。
因此,汽車發動機的
氣缸數都是根據汽車的用途和性能要求,在權衡各種利弊之后做出的合理選擇。
氣缸的數量和排列
在往復式發動機中,汽車發動機一般都由多個圓筒狀的氣缸組成,每個氣缸可以獨立工作,并將它們的合力組合在一起,共同驅動汽車前進。這些氣缸可以以不同形式組合,從而產生不同形式的發動機。
一般而言,汽車發動機有3~16個氣缸,這些氣缸可以按不同形式排列組合,目前世界上常見的汽車發動機氣缸排列形式主要有:
直列式(L型):3~6 缸的發動機常用直列式,即所有氣缸排成一排,如L3、L4、L5、L6 等
V型、水平對置式(H 型或B 型):
6~12個氣缸的發動機則常采用V型,即將氣缸分成兩排,并使兩排
氣缸成一定夾角,如V6、V8、V10、V12等。
水平對置式則是使兩排氣缸之間的夾角成180°,也就是使兩排氣缸頭頂頭地排列,因此稱為水平對置,如H4、H6 等。
W 型:
還有一種較少見的W 型,它適用于氣缸數更多的發動機,如16
氣缸發動機。目前只有大眾、奧迪和布嘉迪汽車上才裝配W型發動機,如W12、W16等。V型發動機和水平對置發動機,都可看成是由直列發動機演變而來的。把原來的直列發動機的氣缸分成兩個組別,如果讓它們以一定夾角的形式重新組合,那么就是V型發動機;如果讓他們以頭對頭的形式,或者說讓它們之間的夾角成180°,那么就是水平對置發動機。而W型發動機則與V型發動機極為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