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全國氣動行業一批人兩年多辛勤努力,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路甬祥作序,原機械工業部何光遠部長和機械聯合會于珍會長題詞,有一百多萬文字、上千幅圖片、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日前由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公開發行。
2012年10月30日,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在上海隆重舉行了“《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首發式暨2012海峽兩岸流體動力聯誼會”。臺灣流體動力工業同業公會代表團一行50多人專程來滬參加此同行業盛會。
該史冊由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組織編纂。承擔史冊編纂主要任務的牽頭單位,是無錫氣動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氣動所董事長陳明是全國氣動協會和氣動標準委主要領導,擔任氣動發展史編委會執行主任委員;氣動所老所長陳啟復是氣動協會老會長,擔任氣動發展史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兼主編,公司老專家李企芳、楊燧然等擔任副主編和秘書組工作。《關于組織編寫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的實施意見》、《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編寫大綱》等指導性文件均由陳明和陳啟復負責起草。
中國氣動工業的發展,歷經近半個世紀,走過不平凡的道路,傾注了諸多人的心血,取得了長足進步,現產銷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在建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隨著一批批為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建設做過重要貢獻的老同志逐步退出工作崗位,并年事漸高;一批批對中國氣動工業發展歷史缺乏了解的新生力量不斷邁入氣動領域,并逐步擔當大任;一些以往的老企業、老機構由于體制、人事、專業等各種變化,知情人和歷史資料越來越少,有些單位或檔案資料已不復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編撰行業史的難度必然愈來愈大。因此,能否保護性地、甚至是搶救性地組織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的編撰,為行業留下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料,已愈來愈顯重要與迫切,這也是廣大氣動界人士的愿望。
為此,2010年4月9日,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組織氣動分會六屆二次理事會議對編寫氣動史做出決議。通過對編史工作進行總體籌劃和動員部署;組織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關人員協同工作,發動各方面的力量提供史料素材和稿件;由主編團隊組織編稿寫稿,編委會組織審稿、改稿、定稿;委托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編印出版;終于在2012年金秋十月這收獲的季節,將這部厚重的史冊奉獻給大家。
行業史料的編寫工作量大、牽涉面廣、時間跨度長、完成難度高,需要有組織、有領導、有分工、有計劃、有方法、有步驟地推進落實。通過開好“籌備工作會議”、“組織編史的動員部署、分工落實會議及各類研討、專題系列會議”和“審稿改稿與出版發行工作會議”等三方面的十多次會議;成立“籌備工作領導小組、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編撰委員會(編委會)、顧問組和秘書組”這四個組織;做到“組織落實、計劃落實、分工落實、經費落實、任務落實”這五個落實;實施從籌備、發動到出版、發行等六項重要工作步驟;特別是在深入發動、廣泛參與、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展開編史工作方面取得突出成效;通過對中國氣動工業發展歷程的回顧總結,為行業進一步總結經驗、揚長避短、承前啟后、再創輝煌起到了有益的鏡鑒和啟示作用。
編史工作受到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中國流體動力產業領軍人——路甬祥先生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他在百忙之中數次聽取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理事長、《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編委會主任委員沙寶森對編寫氣動發展史的工作匯報,并親自執筆為史冊撰寫了《序言》,對把中國建成世界氣動工業強國提出了殷切期望。
因在組織編撰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中貢獻突出,在首發式會議上,無錫氣動所獲得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頒發的“編纂《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組織貢獻獎”;陳啟復和陳明、李企芳、楊燧然四人分別獲得《中國氣動工業發展史》編纂工作“杰出貢獻獎”和“突出貢獻獎”。
